乘坐飞机出行时,行李的携带规定直接影响着旅途的顺畅与安全。无论是第一次乘机的新手还是频繁出差的常旅客,了解行李箱的尺寸、重量限制及禁带物品要求都至关重要。以下是结合最新政策与实际场景的全面指南。
一、随身携带行李规定:尺寸、重量与特殊限制

1. 国内航班
尺寸限制:多数航空公司允许携带 20×40×55厘米(三边之和不超过115厘米)的行李箱,但部分廉价航空(如春秋航空、首都航空)要求更严格,仅允许 20×30×40厘米(相当于15寸行李箱)。
重量限制:经济舱通常为 5-10公斤,例如东航、吉祥航空允许10公斤,而国航、南航则限5公斤。
特殊物品:
充电宝:需标识清晰,单块容量≤100Wh(约20000毫安),仅可随身携带,禁止托运。
液体:单瓶≤100毫升,总量≤1升,需装入透明袋。
2. 国际航班
尺寸限制:统一为 20×40×55厘米(三边之和≤115厘米)。
重量限制:通常为 7-10公斤,具体需参考航司规定。
建议:
购买登机箱时,优先选择符合主流尺寸(20×40×55厘米)的产品。
廉价航空旅客需提前测量行李尺寸,避免因超标被要求托运。
二、托运行李规定:免费额度与超限处理
1. 免费行李额
经济舱:国内航班一般为 20公斤,国际航班多为 20-23公斤。
公务舱/头等舱:国内30-40公斤,国际30-32公斤。
特殊旅客:婴儿票无免费额度,但可免费托运婴儿车;学生、劳工等群体可能享有额外优惠。
2. 尺寸与重量限制
国内航班:单件行李尺寸≤40×60×100厘米,重量≤50公斤(部分航司如国航限32公斤)。
国际航班:三边之和≤158厘米,单件重量≤23-32公斤。
3. 超限处理
超重费用:国内超重费约为票价的1.5%/公斤,国际航线费用更高。
超大行李:三边之和超过158厘米需提前申请,可能按货物运输处理。
建议:
多人同行时,可合并行李额度以减少超重风险。
使用便携秤提前称重,避免机场临时调整。
三、禁止携带物品清单:避免安检被扣

1. 随身行李禁带物品
危险品:刀具、钝器、自喷压力容器(如喷雾)。
液体限制:酒精含量≥70%的消毒液、水银温度计等。
食品:自热火锅、液态牛奶、气味强烈的水果(如榴莲)。
2. 托运行李禁带物品
易燃易爆品:打火机、烟花爆竹、压缩气体。
贵重物品:现金、珠宝、电子设备(建议随身携带)。
特殊规定:
锂电池与电子设备:手机、相机需随身携带,不可托运。
运动器材:高尔夫球杆、滑雪板需提前申报。
建议:
出行前登录民航局或航空公司官网,查阅最新《禁带物品目录》。
不确定能否携带的物品(如药品),提前联系航司确认。
四、航空公司差异与实用技巧
1. 廉价航空的特殊规定
随身行李:如春秋航空仅允许15寸行李箱,重量限7公斤。
托运行李:部分超低价机票无免费额度,需额外购买。
2. 实用技巧
行李标签:标注姓名、联系方式,防止丢失。
分装策略:将重物(如书籍)放入登机箱,轻便衣物装入托运行李。
应急处理:若行李超限,可邮寄非急需物品或使用机场寄存服务。
3. 特殊人群关怀
婴儿与残障人士:可免费托运婴儿车、轮椅等辅助设备。
超额行李:学生、劳工等群体可能享有额外优惠,购票时主动咨询。
五、总结与出行准备清单
1. 行前检查:测量行李尺寸、称重,确认是否符合航司规定。
2. 禁带物品筛查:对照民航局目录,移除违禁品。
3. 证件与标签:准备好登机证件,为行李贴上信息标签。
4. 应急预案:了解航司客服电话、机场服务点位,应对突发状况。
通过合理规划与细节把控,旅客可有效避免因行李问题导致的延误或额外支出,让旅程更加轻松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