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小白
本节课程是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系/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发育专家杨文翰主讲的《儿童行为心理系列课程》基础班第3讲,小编选取谱系障碍了其中部分精华跟大家分享,若您想收听该课程全部内容,或学习系列全部课程,请长按文末二维码并识别,添加课堂助手为好友,并发送“申请听儿童发育行为障碍课程”。
导致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的高危因素包括高危出生史、早产、低出生体重、营养不良、出生缺陷、遗传疾病、发育迟缓、慢性疾病、体弱儿童、“难养型”气质特征等生物学因素,也包括如家境贫困、养育者更迭(如丧亲、父母离异、父母再婚)、养育者心理异常、家庭成员重病症、缺乏科学育儿知识、迷信、母子早期分离、领养和寄养、缺乏同胞竞争等家庭因素,教育和卫生条件差、教育剥夺或不足、环境污染、都市化速度过快、竞争和学习压力、校园暴力与欺侮、电视或网络传媒影响、移民或迁徙等社会环境因素。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也称多动症,指以注意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冲动和学习困难为特征的综合症。本病与家族遗传、神经系统损害、环境毒副作用、不良的养育等多种因素有关。过去曾名为“轻微脑功能障碍(MBD)”“小儿多动性反应”“活动过度儿童综合征” “脑障碍儿童综合征”“儿童多动症”等,这缘于原因和诊断界定不明,致使名称更迭,亦有注意缺陷障碍之称。
1、表现特征有以下几点:
过度活动:自幼易兴奋、活动量大、多哭闹、睡眠差、喂食困难谱系障碍;入学课堂纪律差、无法静心作业,做事唐突冒失。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注意易被无关刺激吸引分散,无心听讲,东张西望,影响学习。
冲动:易兴奋和冲动,做事不顾及后果,攻击行为,不遵守规则,缺乏忍耐或等待。难于理解他人内心活动、表情,或同学的玩笑而作出过激反应。
学习困难:学绩不良,可有语言理解或表达问题,手眼协调、短时记忆困难等。
2、治疗和预防
药物:在校期间服用药物(主要是中枢兴奋剂,如哌甲酯或托莫西汀) 。
行为指导:行为疗法+家长(老师)咨询指导。
▼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LD)指儿童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基本心理过程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特殊性障碍。 LD儿童智力正常,无感觉器官、运动功能缺陷,学习困难非原发性情绪障碍或教育剥夺所致。通常分类为阅读障碍、数学障碍、书写障碍和非特定的学习障碍。
1、表现特征
语言理解困难:听理解困难、构音困难、阅读缺乏节奏、文章理解困难,用词或文字不当。
语言表达障碍:说话缺少关系词、语用学不流利、节律混乱,语调平淡,形体语言偏多等。
阅读障碍:阅读时漏字或添字,读同音异义字困难或混用,阅读时多用手指指字;因果顺序表达欠佳,命名困难,写字潦草难看,涂擦过多,不愿写字等。
视空间障碍:顺序或空间认知障碍,计算和书写困难,符号镜象现象,如将p视为q,b为d,m为w,was为saw,6为9,部为陪等;数字顺序颠倒,数字记忆不良;判断方位、距离、图形困难。
2、干预
须根据儿童的年龄、类型、程度、临床表现以及心理测评结果结合教育心理学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体矫治方法有:①感觉统合疗法;②行为疗法;③游戏疗法;④社会技能训练;⑤结构化教育训练等。
▼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spectrum disorder,ASD)也叫自闭症,是以社会功能、语言沟通缺陷为主并伴有异常狭窄兴趣和行为为特征的儿童期发育行为障碍。该症影响儿童与环境的互动作用,破坏其基本的社交功能,包括社会回应、沟通能力及对他人的感觉。包括谱系障碍了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雷特综合症和瓦解性精神障碍,其中以孤独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最常见。(DSM-Ⅳ)
1、表现特征
语言障碍或落后:不会语言交流,或表现重复刻板语言,自言自语,语调平淡,他人难理解;亦可表现“鹦鹉学舌”,不会用代词。
社交障碍:喜欢独处,不理睬他人的呼唤或指令,缺乏目光对视交流,不参与合作性游戏,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困难,易合并感知觉异常。
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如对某些物件或活动表现异常的兴趣,伴重复、刻板动作,有时表现强迫行为或自伤行为。
智力低下:大部分ASD儿童智力落后,智力接近正常的ASD中部分儿童有较出色的记忆力、计算能力、智力拼图、音乐或美术等能力,属于高功能孤独症或阿斯伯格综合征。
2、治疗干预
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主要采用教育训练为主和药物为辅的方法。
训练方法:包括应用行为分析方法、结构化教学法、社交故事、关系型发展干预、图片互换法等。强调家长的积极参与。
药物干预:症状突显或有合并症者可适当采用药物治疗(如维思通或百忧解)。
高功能ASD治疗:重点在于接纳和理解,避免简单粗暴应对或体罚,发现和发挥其特长,关注和指导其社会行为、道德意识,注重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杨文翰老师进一步讲了广泛性发育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主要以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和社会交往困难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但不存在语言发育落后,在分类上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PDD),它与孤独症之间可能存在的神经机制及其关联仍不清楚。发病率高于孤独症,预后较后者好,男女比约4:1~8:1。PDD中IQ>70的HFPDD(包括AS和HFA)约占总数50%以上。
杨文翰老师又详细的讲解了常见的儿童情绪障碍、品行障碍的几个分类的干预、治疗。以及非生物学基础的心理行为问题。
▼精选问答
Q1:男孩子 5岁 睡前摸索阴茎,甚至面红耳赤、遗精,有什么建议呢?
A2:关键怎么调节他睡前习惯,可以讲些故事,或睡前做一些推拿、按摩,其他地方有些刺激的时候,注意力就会被转移,5岁还是很常见的,不仅出现在睡前,有时候如洗澡的时候。
Q2:老师,ADHD的孩子,用药还有用吗?
A2:建议,看他功能损失的状况,如果比较严重又找不到其他好办法,建议用药;如果症状不是太重,可以不用药;总的来说还是用药比较好,其他症状改善的情况下还对其认证功能有促进作用。
若要收听完整课程或学习全部课程,请长按文末二维码,添加课堂助手为好友,并向其发送“申请听儿童发育行为障碍课程”!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医信共同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邮箱:yxfepd@easyh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