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病,特别是高烧,免不了要抽血化验。另外,宝宝日常体检中,六月龄到八月龄至少要抽血一次。
对于血常规,我们说八岁以下细菌计数的孩子多采用指尖采血,也就是所谓的末梢血。
血常规报告单上项目众多,作为家长,我们不需要了解所有项目的始然,但常用的一些判断指标还是需要掌握的。
血常规化验单是有一定的标准值的,在这个标准值的范围内检测出的结果是属于正常状态,超过了标准值就有病症发生。
提示:“↓”或“L”提示结果低于参考值;“↑”或“H”提示结果高于参考值。
在宝宝六月龄到八月龄的体检中,会有一次针对HGB---血红蛋白的检测,也就是判定宝宝是否存在贫血。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参与氧气运输的一种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是其合成的重要原料。
因此,血红蛋白(HGB)的测定也作为判断宝宝是否贫血的常用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贫血有一个诊断标准(低于所指示值表示处于贫血);
六月龄到5周岁,HCB<110g/L;5周岁到12周岁,HCB<115g/L;12周岁到15周岁,HCB<120g/L;当然,HGB在被验血者感染疾病期间是有所变化的。一般病理期HGB会有所下降。因此,如果需要检测是否存在贫血,最好在疾病痊愈后再检测比较可靠。
另外,人体所处海拔的变化也会影响HGB。一般海拔升高1000米,HGB会相应上升约4%。
如果化验结果显示孩子HGB确实比较明显低于参考值的,医生会结合其细菌计数他指标或者检测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贫血。如果只是稍微低于参考值,那么一般无需药物介入。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
这两项经常是在宝宝发烧验血后我们要参考的主要项。因为它们是判断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的常用指标。
白细胞(WBC)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类白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
我们可以通过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简单判断宝宝是属于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果宝宝存在感染症状,经血液检测显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的值明显增多,判断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如果白细胞计数属于正常或者低于正常值的,判断可能存在病毒感染。
根据人体所处的不同年龄,身体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等都是存在变化的。因此,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数据的参考范围都会有所变化。新生儿期白细胞计数在(15-20)*109/L;三个月到六个月月龄宝宝的白细胞计数在(6~18)×109/L;六个月到六周岁白细胞计数在(6~12)×109/L。
宝宝出生六个月之后白细胞的分类慢慢变成以淋巴细胞为主。这个情况会持续到大概孩子七岁的时候。在孩子七岁后,细菌计数他的白细胞分类和成人近乎接近;八岁后白细胞的计数接近成人的水平。所以血常规检测中,不要看到很多箭头就觉着孩子是不是哪里不对。我们先要判定这个血常规后面的参考值是属于成人参考范围还是属于儿童。也就是说,血常规报告分析时不能拿成人的参考值来衡量婴幼儿。
针对宝宝,一般如果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均高出参考值,通常可考虑明显的细菌感染。当然,有时候严重的细菌感染也会造成白细胞的降低,所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任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
很多宝爸宝妈会反应,孩子连续高烧不退的话医生除了让孩子检验血常规之外,还会让加一项叫CRP的,CRP又是什么?
CRP,我们叫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这项检测主要是来判定炎症感染的严重与否。
正常参考值为0~10mg/L,炎症反应一般在2~3天达到高峰,病情恢复后逐渐下降恢复到正常。因此,如果孩子高热不退,我们说一般是建议在发热24小时后再进行抽血检测比较合适。因为多数发热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存在炎症所致,尤其是反复高热不退的情况。
血液检测中还有一项比较重要的就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止血与凝血。
如果检测显示血小板明显减少,那么要考虑是否有凝血方面的困难。当然,最终要医生通过具体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或者进行进一步检查才能作出判断。
注意,采血前尽量避免剧烈运动;采血检查前不要服用抗生素,因为这会影响检测结果;血常规的检测数据只能帮助医生结合宝宝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不能完全作为某种疾病的判定依据,因此需要综合考量。
自助查询功能
关注养啦微信公号,输入关键字:
产后、湿疹、吐奶、干呕、鼻塞、便秘、便便、红屁股、鹅口疮、疫苗、打嗝、脱皮、母乳、口水疹、脐疝、眼屎、乳腺堵塞、乳腺炎、恶露、大小奶、声音嘶哑 、辅食、睡眠、舌苔、耳朵、宝宝私处 、腿 、喝水果汁 、奶瓶、 出汗、 长牙 、穿衣 、断奶 、脱发 、受惊 、放屁、眼睛、 哺乳期、 坐月子、吐舌头、流口水、转奶、肠绞痛、发育、饮食、实用篇、一周一会、夏季护理、斜颈、吃手、如厕训练、益生菌、幼儿急诊、学龄前、新生儿、胀气、辅食教程、腹泻、小儿支气管炎、产后便秘、手足口病、小儿肺炎、补钙、哺乳期饮食、家庭意外伤害、微量元素、身高体重、产后大姨妈、产后瘦身、趴着睡、茵栀黄、奶粉配方、吃奶量、缺铁、补铁、发烧、秋季腹泻、取药常识、宫外孕、眼屎多、打呼噜、避孕、咳嗽、喂养指南、过敏性鼻炎、夜奶、背奶、哺乳期用药、头型、乳房、哮喘、鱼肝油、多汗、囟门、蚕豆病、荨麻疹、逗孩子、婴儿摇晃症候群、医院、挂号科室、高龄备孕、 小儿急性喉炎、脱发、生病饮食、感冒、秋冬护肤、米粉、水痘、积食、腰凳、皮肤问题、鼻涕、洗屁股、刷牙、补锌、测量体温、厌奶期、淹脖子、腿纹不对称、枕秃、宝宝摇头、宝宝站立、宝宝爬行、学步车、咬嘴唇、孕期抑郁、蛋白质过敏、产后腰酸背痛、哺乳期怀孕、宝宝掉床、纸尿裤、餐椅、分床睡、睡袋、袜子、缺钙、诺如病毒、宝宝食用油、宝宝手脚冰凉、关节响、下奶催奶、宝宝呼吸道、二胎、牛油果、奶粉分段、爬行垫、脾胃、安全座椅、雾霾、嘴唇干、玩具、喂药、牙齿、母乳保存、月经推迟、按摩催乳、婴儿推车、宝宝鞋子、枕头、烫伤、半夜哭闹、产后烫发染发、疫苗注意事项、翻白眼、辅食工具、辅食食材、乳房下垂。
即可查看相应育儿知识
养啦六大固定群
1、养啦总部1群(大本营)
2、养啦总部2群(大本营)
3、养啦二手闲置群(母婴闲置物品交流)
4、养啦美食课总部1、2群(每周二一节美食课,1元入群费一年的美食课程)
5、养啦哺乳期及乳房健康群
6、养啦婴幼儿营养与产后恢复群(每两周一节营养课程,1元入群费一年的课程)
有关其他话题的课程,我们会单独建群,课程结束后一周左右解散。想要加入以上六个群的妈妈可以联系养啦小厨娘,也可关注养啦微信公众号,随时查看课程信息。
精彩内容推荐
夜奶不宜,如何戒才好,你Get了吗?宝宝什么时候开始会缺铁?缺铁有哪些表现?有什么危害?宝宝怎么样才算吃饱了,每天每次喂多少合适?关于产后大姨妈的问题,你想知道的全在这了细菌计数!宝宝身高体重怎样合乎标准?宝宝超重怎么办?给宝宝补钙、鱼肝油,什么情况下需要补充,你想知道的全在这了!
【常用益生菌解析】你对宝宝在吃的益生菌,了解多少?
母乳或奶粉宝宝到底要不要喝水,看了这篇文章你就不用再纠结了!
【宝妈须知】新生儿特有的33种“异常”不是病
【辅食篇】宝妈们心心念念的辅食篇来了,内附具体月龄宝宝辅食添加建议,想了解辅食,收藏这篇就够了!
如何选择断奶时间,既能成功断奶,又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损害?
男宝女宝私处护理大全
【0-3岁营养知识大集合】婴幼儿阶段哪些营养对宝宝最重要,哪些营养最容易缺乏,如何去补充?
面对爱吃手的宝宝,妈妈你做对了吗?
你是否被孩子的睡眠问题折腾到抓狂,那就收好这份睡眠宝典
0-3个月宝宝哭声含义多,收好这份宝宝哭声解读清单